11月16日,“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慢性创面修复分会德宏专委会”在德宏友谊医院挂牌成立!这是自分会成立以来,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作为慢性创面修复分会会长单位在地州各级医院落户的第六个远程会诊及学术交流基地。【前五站分别为:罗平县人民医院、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腾冲市人民医院、保山市隆阳区河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当天,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慢性创面修复分会会长、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慢创名医工作站首席专家许晓光教授,品牌运营总监秦浩以及德宏州友谊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岳明华及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共同参加会议。双方围绕该院在慢性创面修复学科建设及诊疗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针对糖尿病足、褥疮、放射性溃疡等常见难愈创面的临床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并就专委会成立后资源嫁接、远程会诊等相关工作细则进行了讨论。会后,许晓光教授与岳明华主任共同举行了“慢性创面修复分会德宏专委会”授牌仪式。
许晓光教授指出,慢性创面修复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慢性难愈合创面疾病本身的内在机制复杂,而当前创面疾病的医疗需求与服务缺失这一矛盾突出化,导致患者往往需要在骨科、皮肤科、烧伤科、普外科、内分泌科等不同科室间辗转。因此,医院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模式、远程会诊交流基地模式、医院社区辅助模式、家庭护理延伸模式、病房伤口门诊联动模式等创面修复革新诊疗模式均值得双方共同去推进。他强调,专委会在地州的阶段性落地预示着慢创修复专科正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多学科联合基层巡讲工作亦同步展开,他坚信专委会的成立将有力地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慢性创面修复工作规范、高效、安全、有序地进行,为慢创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保障。
2022年,为推动多科室联动、将关口前移,为云南省创面修复医学领域的发展赋能,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成立了‘许晓光创面修复名医工作站’,并在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云南首个‘慢性创面修复分会’及‘慢性创面MDT门诊’,通过整合多学科专家资源,为慢创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诊疗服务。许教授强调,设立慢性创面MDT门诊并非走过场,而是要深入基层、走进社区、贴近家庭,真心实意为患者排忧解难。
两年多以来,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积极履行慢性创面修复分会会长单位职能,在协会及许晓光教授的带领下,推进全省巡讲工作的开展,先后在罗平县人民医院、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腾冲市人民医院、保山市隆阳区河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成立了慢性创面修复分会专委会及远程会诊、学术交流基地,将慢性创面治疗的新理念和技术推广至基层,以多学科的整合思维与多领域专家交互协作的模式推进在慢性创面的临床路径中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联盟队伍建设;解决了相关科室技术短板问题,构建了更为坚实、覆盖面广的创面修复专科工作站,建立起了上“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模式,为我省创面修复工作者创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交流平台。
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已成立下属二级分会26个,分别是: 1、“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新材料新技术分会” 2、“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医学美学文饰分会” 3、“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口腔美容分会” 4、“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 5、“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创伤修复整形美容分会” 6、“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鼻整形分会” 7、“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 8、“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整合医学分会” 9、“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眼整形美容分会” 10、“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法律事务部” 11、“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毛发医学分会” 12、“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微整形美容分会” 13、“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乳房整形美容分会” 14、“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细胞研究与应用分会” 15、“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美容化妆品分会” 16、“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瘢痕修复分会” 17、“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 18、“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分会” 19、“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痤疮分会” 20、“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白癜风分会” 21、“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慢性创面修复分会” 22、“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脂肪医学分会” 23、“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保健分会” 24、“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变态反应(敏感肌)分会” 25、“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美容皮肤外科分会” 26、“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介入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