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由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主办,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慢性创面修复分会、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承办,德宏州人民医院协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慢性创面修复分会德宏州专委会成立仪式暨创面修复继教班(德宏站)在德宏州人民医院圆满举办!这也是自慢性创面修复分会成立以来,我院作为会长单位在地州各级医院落户的第7个MDT名医医学联盟远程会诊暨学术交流基地。【前六站分别为:罗平县人民医院、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腾冲市人民医院、保山市隆阳区河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德宏州友谊医院】
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会长段瑞平,云南省慢性创面修复学科带头人、慢性创面修复分会会长许晓光,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院长侯建凯、名誉院长郭宪法、品牌总监李历、慢性创面修复分会秘书长杨学朝,德宏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陶安周,德宏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周理存、 德宏州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整形外科主任颛琳以及德宏州人民医院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参加授牌仪式,针对创面修复的相关疑难要点及病例展开了学术交流和研讨,共同见证了慢创学科发展的重要时刻。
随着2022年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慢性创面修复分会及云南首个“慢性创面MDT门诊的成立,在许晓光会长的带领下,MDT医学联盟远程会诊及学术交流基地在罗平、保山、腾冲、德宏等各州、县阶段性落地,全省范围内创面管理基层巡讲工作同步开展,使得慢创修复专科正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有力地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该学科工作规范、高效、安全、有序地进行,为慢创患者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诊疗保障。
授牌启动
共筑基层诊疗网络
授牌仪式上,许晓光会长和侯建凯院长分别为德宏州人民医院进行了“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慢性创面修复分会德宏州专委会”和“慢性创面修复MDT名医医学联盟远程会诊暨学术交流基地(德宏站)”的授牌,标志着我省创面修复的临床专业性和治疗水平迈上新一级台阶。
前沿技术赋能基层诊疗
许晓光《整形修复与外科》
郭宪法《PRP在慢创中的应用》
杨学朝
《NRD技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颛琳《创面愈合的生物学机制与影响因素》
打通基层诊疗“最后一公里”
此次授牌不仅是云南省慢性创面修复学科发展的关键进展,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西南边陲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在许晓光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推动下,慢性创面诊疗领域实现了以多学科诊疗(MDT)模式重构基层医疗格局,通过搭建整形外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等跨领域协作平台,突破传统科室壁垒;以前沿技术下沉填补基层能力鸿沟,以“学术-临床-公益”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创面修复网络。这种“技术输血”与“基层造血”并重的创新实践,不仅使糖尿病足溃疡、压力性损伤等慢创顽疾在基层实现规范诊疗,更通过人才梯队培养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为云南边陲地区慢性创面防治体系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让“创面无小病,愈合系民生”的医学人文理念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已成立下属二级分会26个,分别是: 1、“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新材料新技术分会” 2、“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医学美学文饰分会” 3、“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口腔美容分会” 4、“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 5、“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创伤修复整形美容分会” 6、“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鼻整形分会” 7、“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 8、“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整合医学分会” 9、“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眼整形美容分会” 10、“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法律事务部” 11、“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毛发医学分会” 12、“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微整形美容分会” 13、“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乳房整形美容分会” 14、“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细胞研究与应用分会” 15、“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美容化妆品分会” 16、“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瘢痕修复分会” 17、“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 18、“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分会” 19、“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痤疮分会” 20、“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白癜风分会” 21、“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慢性创面修复分会” 22、“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脂肪医学分会” 23、“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保健分会” 24、“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变态反应(敏感肌)分会” 25、“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美容皮肤外科分会” 26、“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介入分会” |